夏28

我们什么时候最团结

9·11那天,我在世贸不远处看幸免于难的人们出来,听他们说刚发生的一切,就算是第一百零一遍听同样的内容,也是第一次听时的感觉。

今晚新闻英语视听说补课,老师给我们看9·11记录片。最近看很多沉郁顿挫的东西,对这些沉重有的是心理准备,不过还是,唔。

故事从9·11那天开始,我怎么觉得,“故事”这个词不严肃。当然,过程不用说太多,允许我轻描淡写带过。最令我震惊的还是当大楼里的人知道自己没有生存的希望后从高空纵身跃下的场景。

片子里印象深刻的是一个记者说:“9·11那天估计的死亡人数是×××,后来统计的是×××,但是现在人数已经不重要,因为每个人死的时候都是很痛苦的。”这让我突然想起在华盛顿,一个新闻博物馆里面放着的一个展板,上面都是9·11事件发生后的世界各国的大报头版。唯一的异类,9·11在中国大报的头版里只是占了一个小豆腐块的位置。

然后我就想起了汶川地震,那时我们沉浸在哀悼中,愿死者安息生者坚强,这是让人永远触动难忘的场景。

回想当时的报道,每天都在不断增加的数字触目惊心。确实,数字最直观反映受灾程度,但难道不觉得,遇难的每个人却成了一个抽象符号累加起来了么。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身体一样埋在了废墟底下被生生遗忘掉。那么现在呼应那个记者的话,虽然她的语句不那么连贯,我们都应该知道了她在传达着什么。

地震中也有不少负面报道,不过脆弱时候人心更期待善的一面,所以它们自然而然就被过滤掉。而时隔四年出现的一个报道里,各个地方国家寄来的援助品,孤零零地留了仓库到过期也无人问津,却让现在的人们觉得这是在说当时的爱心供过于求。

又不由得想起类似“被泛滥”的微博,各种尤其是未经核实的信息一股脑涌出来,让人反感。有时一个人说一句日本人怎样辱骂中国,然后千万万群众便斗志昂扬揭竿而起,再有说一个记者为卫生事业做了多少多少,然后千万万群众感慨万千。可谁又知道这个报道究竟是不是真的。

不是我们不团结,只是想说,我们原本可以做得更好。有时候我们没有想象中团结,是因为我们太懒了,光是嘴上说说,撇去说的还是没有意义的盲目投机或是顺应大流的内容,也还是不够的。

评论(1)
© 夏28 | Powered by LOFTER